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的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只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好」情緒平復下來後,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他覺得一輩子? 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樹丫休息,他想著:「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

他在樹上沉沉的睡去了,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的攀上懸崖,終於脫離險境,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懸崖,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著我們,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著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壞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然後安心地睡覺,只有存著這樣單純的心、少慾望、多一點赤子之心,不也是挺好的 !

一名強暴犯的親口陳述

電子郵件轉貼:來自任 職刑警朋友的忠告。
親愛的朋友們

發生在士林捷運站隨機性侵案件,是不是讓妳們看得膽戰心驚,身為潛在受害者的我們,在社會及司法無法妥善保護我們的情況下,如何自保才是我們該尋求的上策,以下是轉貼自一名強暴犯的親口陳述,請用點時間看完它們,可以的話也請轉呈給你認識的女性朋友們,一名強暴犯的親口陳述,強暴犯尋找目標“容易“不會惹麻煩的女人。這是一篇訪問 “強暴犯“的報告,如果妳沒看過,請仔細看完,如果妳曾經看過,建議妳再看一遍。

許多強暴犯認為,具有“被害者“的第一個特質,是她們的髮型。

他們最喜歡跟 在“綁馬尾“,有髮髻或綁辮子的女性身後,或是其他可以輕易抓住的髮型。他們也喜歡跟住長發女性,短發的女 性不常會是目標。

強暴犯考慮的第二件事是“衣著“ 他們會找尋穿著“可迅速脫去“的女性,他們認為最好的穿著是一件式的罩衫(例如:洋裝,連身裙)因為許多強暴犯會隨身攜帶剪刀,來剪開衣服,他們亦會跟上正在說大哥大,正在找錢包或在走路時,作其他事的女性,因為她們會毫無防備,而且可以輕易的被控制住,在一天的時間中,他們喜歡在一大早 ( OR ANY TIME ! ) 攻擊和強暴女性(她們此時清爽,乾淨),容易發生攻擊的地點是商站前的停車場,第二名是公司的停車場或車庫,第三名是公共廁所。

這些強暴犯所想的就是抓住女性後,他們可以迅速移往第二個地點,使他們不必擔心被抓到,只有 2% 的人,會帶武器(因為被抓到判刑的話,罪較輕)。如果,妳在當下有激烈反抗,他們通常會退縮,因為,只要花了一兩分鐘,他們就會知道,玷污妳是不值得的,也會浪費過多的時間,強暴犯說,他們不會選上帶著“雨傘“或其他類似物品的女性,因為這可以用來造成防禦的距離。

所以,要使強暴犯產生“妳並不是適合被攻擊的對象“的念頭,妳們必須學習下列幾種防衛的方式:如果有人在街上或停車場中跟著妳,或是在電梯或手扶梯上,直視他們的臉,而且問他們問題。

例如:現在幾點了?或是進行禮貌性的交談。

例如: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裡會這麼冷?今天天氣真差!

因為,現在妳已經看到他們的臉,而且可以在鏡子後指認他們,妳也因此失去成為他們目標的機會。

如果有人正靠近妳,將妳的手伸至胸前,並大喊站住或退後。

如果女性大喊或表現不怕反擊回去的態度,他們就會離開。

再次提醒,他們尋找的是“容易“的目標,他們要的是一個不會惹麻煩的女人,如果開始惹了麻煩,那麼他將會逃離現場。
如果妳的好朋友,沒看過這篇文章,請妳把這篇分享給她們。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十四個減肥常識讓你狂瘦

減肥並不是盲目的節食和狂做運動,有些生活上的小常識你還是必須知道的哦。十四個減肥小常識,讓你更有效更快速減掉體重。

一、為什麼要減肥

為什麼要減肥?因為你想要一個更積極的人生,所以你想要由自身先做出積極的外觀,進而有其行為出來。

二、吸收別人的經驗,減肥是件趣事

吸取別人的經驗,讓你事半功倍;多方面嘗試,開創生命的另一個契機。人該豁達的接受所有的可能性,減肥將變成一件趣味的事。

三、過積極的人生有助於減肥

在書堆中找到一句話作為一生的勉勵,以隨時鼓勵自己過一個積極的人生。

四、減肥最簡單的兩大指標:忌糖,忌油

減肥最簡單的兩大指標:忌糖,忌油。減肥者,並不是一個清教徒,但必須過一段清教徒式的生活,在其中找尋心中的那個平衡桿:生命不太過,也不要不過。淺嚐即止,生命才會水到渠成。

五、尋找減肥之友

尋找減肥之友,貢獻自己的力量,並由別人的經驗中,獲得一些力量,但最重要的是一種互助的好精神在滋長。

六、減肥還需徹底的落實執行

減肥的方法,大家多多少少都懂一些,無論你是減或不減,要一個人將自己既知的減肥方式徹底的執行,卻相當的不容易,這些方法有時候是沒什麼玄機的,一些很基本的方法,我們卻往往做不到。所以人須要回歸一些基本的方法,而徹底的落實執行,你將會發現有些事情做起來輕易的多,而且你有了整頓自己的新精神。

七、減肥什麼時後開始都可以

在減肥的長期抗戰中,我們遭遇著每日歡喜與不歡喜,我們為了一天多吃一塊蛋糕而有罪惡感,我們為了不能吃眼前的一塊蛋糕而鬱卒,情緒起起伏伏,為了多吃少吃,心情在那跌停板。不要因為情緒而影響了你的大計,昨天多吃了,今天就少吃些,減肥的計劃是向前看,不要因昨日的得失而影響心情。

八、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

我們要當韌度高的蘆葦,聆聽身體的聲音,除了鞭策它,我們也要適時的給它安慰,跟身體做良好的公關。身體是聰明的,它了解你為它做的一切,它會表現給你看的。

九、讓減肥有幸福的感覺

如果你把減肥當作一百公尺的賽跑,你會很容易就放棄;但是如果你把它當作耐力賽,當一段路分做好幾站,沿途欣賞每一段的風景,你將發現自己不再減肥減得那麼辛苦,路不一定要直直的走,才能到達終點,邊走邊想,或許可以走的更有效率。

十、別給自己藉口

別給自己藉口,大多人都敗在藉口之上,有奮鬥,才有真實人生的喜悅。

十一、結合生活習慣來減肥

減肥有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維持體重就是一件難事了,所以在減肥期間,必須養成一個一生可以遵行的生活習慣,才是長久之計。而這個一生可以遵行的生活習慣會和你的思想生活習習相關。結合生活習慣的減肥習慣,才能持久的,減肥方法無它,只是在於能否持之以恆。

十二、減肥不只是減肥

因為減肥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得到許多以前所沒有的收穫,無論是精神意志力,忍耐克制力,生活整束力,未來的規劃力等,不要讓減肥單純只是減肥。減肥一次,成就自己非凡的個性。

十三、行動勝於空談與空想

只要行動必有收穫,吸收適合自己的減肥新知,立即身體力行,體重計上便看的見成果。不過,那必須是最健康,最自然的方法,甚至是融入一個成功好習慣的方法。
十四、不要被別人的話打敗了

學習自我鼓舞的力量,讓我們即使身處於不利的環境下,我們亦能超越,並做得有智慧,即使是這小小的減肥工作。

管理的藝術

管理的知識往往從實務當中累積而來,管理的理論思想也必須被實際應用才有其價值。然而,在理論與應用之間,存有不少鴻溝,成為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一大挑戰。國內企業近年來已普遍引進現代西方的管理思維,無論是新興的高科技產業,或是積極轉型的傳統產業,紛紛崇尚效率化、務實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不過在引進西方管理思想的同時,卻也產生些許水土不服的現象。在實務運作,國內企業常因未能洞悉中西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在導入西方管理思想時,感到有些施展不開的遺憾;或是管理者為了遷就本土社會的文化習性,或多或少地扭曲西方管理思想的本質,或因無法將西方思想融入本土而造成實行效果不彰,甚至讓部分管理者誤以為,西方的管理思想不適用於國內。這其中,著實存在著不少誤解。

管理必須是結合不同的觀念而形成一套完整體系,絕非單單一個觀念就能全面應用在不同的範疇;不同行業特性,不同社會文化背景,適用的管理體系也有所差異。管理之所以可稱為一種「藝術」便是在於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背景,該把哪一種管理觀念發揮到何種程度的掌握上,管理火候的差別也在於此。就像藝術家刻畫一件作品的過程,在既有的素材當中,選取不同的成分組成,以不同的份量來調和不同的元素,因而賦予了作品生命一般,管理的藝術也在於此。

不同管理觀念在運用程度的拿捏上,必須是基於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企業本身的經營特性與當下的發展階段,經過通盤而完整的考量之後,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尺度,絕非囫圇吞棗地全盤移植。也就是說,該應用哪些管理觀念?該將每一種管理觀念各自發揮幾分效用?端視經營管理者基於當時的實際需求,透過本身的智慧,在自然的方式下達到最佳的平衡點。

如果一味地要將某一種思想理論強加套用在本身的企業管理上,文化的衝突、適應的不良等種種後遺症,很可能隨即產生。要避免上述盲點,真正吸收到現代管理哲學的精髓並充分應用發揮,僅僅只是瞭解管理思想的學理是不夠地,還必須深究其理論背後的緣由。

任何一套思想的形成,都是以當時的時空背景為土壤,其下的社會文化做養分,絕非憑空而來。每一位管理大師的思想在形塑過程中,也都有其親身經歷的實務體驗,同時,其出身背景、成長歷程也都會影響其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特別著重的面向。在這種情況下,單單只是瞭解管理哲學的理論是不足夠地,還必須從理論形塑過程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深度汲取其精神。

唯有掌握住理論背後精神,才能應用管理哲學於實際企業經營,或是將西方思想移植到本土企業時,真正掌握原意,做出最有效的發揮;在融入當前時空環境的時候,也不至於因為物換星移而扭曲失真,應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靈活應變。只有這種移植方式,才會是有「生命」的移植。由此觀之任何一套管理哲學,如果只從表面的理論去瞭解,則隨著時間、空間的轉換,很可能流於空泛。但如果能將其思想的根源一起掌握住,那麼,每一位大師的思想都是歷久彌新,存在永恆的價值。

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聯強EMBA】雙方拍拍肩,雙方打屁股

會不解,為何制度推行起來的效果相當有限?其問題往往就出在組織的基礎環境,亦即所謂的組織氣候不佳,而所有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公平正義。那麼,是哪些事情在破壞公平呢?在追究組織中產生的問題或糾紛時,常可發現事件回溯起來並非直線地發展,而是牽涉到不止一個人,並在不同的人之間來來回回地逐漸發展下來。此外,也常出現雙方對事件經過與責任歸屬爭論不休,而必須由主管進行仲裁的情形。

一般主管最常犯的錯誤,便是以事件的結果來論定是非,表面上看似相當公平,實際上卻在部屬心中留下不滿,產生積怨。這種情形不僅會讓員工心中不再相信組織中有公平正義的存在,甚至讓員工誤認為會辯解的人,永遠站在對的一方,只因為主管只相信最後的結論。事實上一個事件發生的過程當中,在不同的階段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對與錯。在對、錯參雜的情形下,主管若未從過程的演變去裁決,僅以最後的結論來評斷是非,則部屬間的積怨便由此產生。

主管更要不得的態度是一切「以和為貴」不敢碰觸問題的核心,對於部屬間的衝突不敢處理,對於犯錯的一方也避而不談。粉飾太平的結果,是造成內部的問題在台面下暗潮洶湧,不斷延伸擴大。部屬也會因此認為,主管不僅未能維持公平正義,甚至是沒有擔當。因此,以和為貴不但不能帶來真正的和諧,反而是種和稀泥的作法。要面對問題並且妥善處理,勢必會遇到一些棘手的狀況,因此必須講求處理的方法。首先,主管必須完整瞭解事件的始末,從事件的起始點開始,掌握雙方互動的整個過程。

許多問題發生導因於人際間的溝通與互動,而溝通不良又常常來自於「簡問」、「簡答」舉例來說,某甲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必須尋求某乙的協助,卻誤認為本身的問題其他人也都會知道,因此對於問題的描述過於簡略。另一方面,由於一般人大多把本身的事情擺在較優先的順位,對其他人的事情相對較不關心,因此某乙在回答上也過於簡單。一來一往之間,很容易便產生彼此間的摩擦與誤解,不是某甲認為某乙對其不太理睬,造成情緒上的不滿,便是雙方對問題的認知產生落差,未獲得正確訊息便貿然行事,導致錯誤的結果。

有幾個句子經常出現在上述情況,例如,在追究起責任時,某甲會說「這是他告訴我的」而某乙則會說「我當時是說」,或者「他是問我」、「他沒講清楚,所以我不知道」;甚至可能因為當時某甲的語氣不佳,使得某乙的理由會是「因為他說,讓我不高興,所以我才故意說」。當然,也會出現某乙有心要更完整地瞭解對方遭遇的困難,追問更多問題,但某甲卻不領情,認為對方囉唆。種種現象都可能發生,也都可能成為錯誤的因子。在這種情形下,主管必須分段進行裁決,針對每個階段、甚至每個動作都明確指出雙方的對與錯,並給予適度的鼓勵與責罰。

透過這種解析過程,同一個事件的雙方當事者通常都會有對的地方,也都會有錯誤之處,裁決的結果是「雙方拍拍肩、雙方打屁股」差別在於各自對、錯的比例有所不同罷了。就實際經驗來看,通常對、錯呈現 70/30 比例的機率相當高,不過,仍須視個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論。部分主管不敢碰觸問題核心、不敢進行裁決的主因,在於認為裁決的結果必然是對與錯截然二分,而鮮明的對比往往隱含著衝突與對立,況且對與錯之間往往存有許多灰色地帶。但從實務上而言,雙方都各自犯了些許錯誤,也都有值得肯定之處,在沒有任何一方完全對或完全錯的情形下,整體而言,對、錯便不再是鮮明的對比了。
另一方面,對於「錯」這個字眼過於敏感的人,一旦遭判定是錯誤的一方,往往就像刺蝟豎起背上的銳刺一般,立即產生自我防衛的心理,強調本身也有正確之處。亟思防衛之際,注意力自然也專注於此,使得正確之處產生放大效果,到後來可能不再認為自己有錯。相對地,被判定是對的一方,也會忽略掉本身也有不對之處。所謂「一個銅板敲不響」,任何問題、衝突的產生,追究起來,往往是雙方都要負一部份責任。主管的除了幫助、輔導員工之外,仲裁也是主管的責任。一個主管公不公平,是被部屬打分數的第一要項。因此,主管必須更用心、更仔細地看待各種事物;另一方面,在某種情況下,一個人愛說話也應該被視為一項優點,主管應該鼓勵員工充分表達意見。

「雙方拍拍肩、雙方打屁股」,透過詳細的解析,針對不同階段逐一分辨對錯的好處,一方面可以使組織內部避免「簡問」、「簡答」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溝通行為的品質。此外,由於仲裁過程中,每一個小錯誤都會被糾舉出來,員工會因而特別小心注意溝通的細節,部門的氣候也會更清朗,沒有積怨。第三個好處在於,因為裁決的結果是對、錯交雜的狀態,用「對」來稀釋「錯」所產生的敏感性,也將使員工更能面對「錯」這個訊息,並加以改善。假以時日,組織內的成員都能培養出開放的心胸,雅納批評與指正,主管也能建立起維持公正的形象,並營造出公平正義的組織氣候。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