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後,新竹科學園區流傳著一則笑話,某航空公司打電話到國內第三大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公司問︰「為什麼你們公司有個員工偏偏挑在這個時候去阿富汗?」經過公司上上下下查證,原來,這位怪人就是瑞昱的七位創辦人之一楊丕全。民國四十九年次的楊丕全,有人推估他的身價可能超過新台幣十億元。他在五年前退休,現在兼任瑞昱的公司顧問。退休後,楊丕全過著雲遊四海的生活,遍訪世界文明,除了阿富汗以外,也去過伊朗、西藏等地,光是尼泊爾他就去了五趟,每次都是由山腳往頂峰爬。
每個星期,楊丕全都會帶著電動玩具到瑞昱,找工程師打打電動。這是他的最愛之一。工作之餘他和工程師們聊聊近日產品開發動態,順道請大家吃喝一番。在新竹的高檔義大利餐廳裡,偶爾還會看到他穿著白色汗衫,涼鞋,短褲,開著賓士車帶家人一起用餐。他的生活型態,成為許多年輕工程師的夢想。除了楊丕全以外,瑞昱的另一位創辦人黃哲昇也選擇在三年前退休,擔任公司顧問。五十一年次的黃哲昇,平常酷愛下圍棋、拉南胡,每年負責瑞昱的新生訓練。
‧ 四十五歲退休!
急流勇退的年輕新貴有新工作觀,用力工作十五年,然後過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不到四十歲的聯發科技副總陳志賢去年離職,華碩電腦創辦人之一廖敏雄,以及台積電、聯電、廣達等公司,不少年輕的科技富豪們,目前都在紐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地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竹科(或者說是電子業界),集台灣的財富、產業趨勢、機會及影響力於一身,它是金錢的放大器、夢想的實現機,雖然這是一群金字塔頂端的族群,但它的價值觀,也牽引著台灣的主流價值。透過竹科,我們觀察台灣的新工作觀--用力工作十五年。
問問周遭民國五、六十年次的朋友們,你想工作到幾歲?什麼時候想退休?這常常是一個相當容易引起共鳴的問題。「四十歲或四十五歲退休」幾乎是多數年輕人的共識。「有沒有可能快速致富?」有人眼中甚至會閃爍著這樣的期待。如果我們把三十歲以前當成是嘗試發現自己興趣的階段,三十歲以後,「用力工作十五年」,然後退休,或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是如今許多上班族心中的夢想。
晚上九點,竹科的瑞昱半導體五樓,燈火通明,偌大的開放空間,一群工程師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專注的設計著電路圖。這裡有一股奇特的力量,瀰漫在空氣中,是一股說不出的時間壓力、強烈的成就動機、追求財富的夢想…摻雜而成的氣氛。許多人稱呼這一群工程師是「台灣的科技新貴」,他們大都不到四十歲,就已經坐擁令人羨慕的數千萬、上億元財富,每個人都符合提早退休的條件。但貼近他們的生活與工作情形,卻又是另一番面貌。這一群人,字典裡沒有「加班」兩個字,工作到九點是常態;遇到新產品趕著要上市,連續兩個星期工作到三更半夜更是見怪不怪。
他們的生活相當規律,他們之中有人這樣形容︰「我們晚上累了要去睡覺,是因為明天一早還要上班;我們要吃飯,是因為現在不吃,等一下出去外面就沒得吃。」平常早上七點不到,他們就要進園區搶車位;有時週末假日,還得向老婆小孩告假,轉到實驗室看看,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電路設計方式。不到四十歲,憂鬱症、高血壓、脂肪肝、痔瘡等病痛都提早出現。 「如何把電路體積做到最小、耗電量做到最低?」是這群人天天在想的事;「永遠要比別人更早一步想出來」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壓力。因為,在電子業裡,「先到者全包」(time to market 的特性),即使只晚了十天的設計,可能就一文不值。「知識躍進、嚴懲落後」是他們的遊戲規則。
‧ 殘酷的職場競爭
「這個行業,青出於藍的例子太多」稍微停頓,你的價值可能立刻就被取代,這樣殘酷的競賽,大家每天像跑馬拉松般不停的工作,絲毫沒有喘息的空間,如果你不幸失戀了,或者你稍微生病了,你的價值很可能立刻就會被別人所取代。「這個行業,青出於藍的例子太多。我很難想像,如果到四十歲,我還在做這個工作,是什麼情形?體力比別人差,腦力也被消耗得差不多,我們還有家庭要照顧,不像那些沒有女朋友,整天泡在公司的小夥子。」
一位聯發科技光碟機晶片團隊的資深工程師說。說他資深,其實也才六十年次,三十二歲,但是「在聯發科一年,抵別人三年」即使外界估計他的身價在三、五千萬元之譜,但是,「這種工作不能做一輩子,再幾年我就要退休了。」他已經買了好幾張上千萬元的保單。民國五十五年次的瑞昱通訊網路事業部IC設計經理吳昌璉、瑞頡科技IC設計部副理劉圍亮也有這樣的想法。「再過五年,等到財富累積到一億元時,我就要換跑道了。」
他們努力逐夢,想過半退休的生活,或許去經營民宿、開服裝店、教書,或開個賣周邊電腦設備的小店面、當公司顧問。不只是「五年級生」(編按:民國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這樣想,民國六十二年次、台大電機系畢業的的瑞昱工程師張仲銘,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點。他也說:「趁年輕要多努力一點,然後早一點退休,享受生活。
不然,難道等到老了才幫自己蓋一個有錢的墳墓嗎?」問張仲銘,當他的生活抽離掉工作,還剩下什麼?「新竹本來就沒有生活品質。」他一點也不以為意。為了犒賞自己,今年,他打算換一台 Audi A4 的車。下一個目標則是與女友結婚,買棟房子。眼光放廣一點來看,在台灣的工作職場,其實許多人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想法,竹科,只是一個縮影。
‧ 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便利超人」
生活被工作入侵,隨時隨地與工作為伍,追尋自我、提早退休成為都市人的夢想,《24/7新工作運動中》這本書中如此形容現代人:「在知識經濟時代,永無止境的追求速度、創新,是新一代遊戲規則。而當頭腦成為人類的生財工具時,不管你進辦公室,或回到家裡,總要隨身攜帶著這顆頭腦。於是,生活被工作入侵,一群全時工作(all-work-all-the-time)的新科學怪人出現。
尤其是那些靠網路作業維生的人,或是軟體設計師、工程師等行業,他們工作超時的情況氾濫。而那群住在辦公室裡啃垃圾食物,廢寢忘食的瘋狂天才,正是這股加班文化的始作俑者。」在新經濟的工作形態下,老闆永無止境的提出要求,多數員工因應的方式,若不是想辦法強迫自己工作得更快、更用心,或是身兼數職,於是,我們變成「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星期七天的便利超人」。
但是,過度投入工作而超過個人承受的範圍時,會慢慢榨乾一個人的精力,讓人逐漸失去創造力以及求新求變的力量。於是,提早退休,或用力工作十五年後,追尋自己想過的另一種生活,成為許多都市人的夢想。在台積電工作滿十一年的徐玉倉,去年辭職。估計身價五千萬元的他,現在每天打網球、閱讀,平均花五個小時花在三個小孩的教育上。他與妻子都沒有工作,他們正在享受「可以睡到自然醒」的人生。
民國五十五年次的鍾正楠,在鴻海工作七年後,也於去年離職,現在輔大對面開了一家咖啡店。每週爬山、攝影,他的日子過得相當寫意。然而,儘管多數人有著這樣的夢想,是否每個人都能順利面對退休生活?提早退休真的是大家想要的生活嗎?還是,這只是一個藉以逃避工作壓力的藉口?
‧ 退休了,然後呢?
從壓力大到睡不著到快變成傻瓜,有人過不慣無聊的日子重出江湖,不久前,民國五十一年次、華碩工字號五號,也是創始員工的周明智,帶著老婆小孩由新加坡舉家回台,開了一家明楊顧問公司,做創投,找一些投資機會。兩年半前,周明智才辦理離職,帶著家人定居新加坡,打算好好享受人生、遊山玩水,現在卻又重出江湖?正在台灣科技大學上EMBA的周明智說︰「工作時,壓力曾經大到連續一個星期都睡不著覺,晚上還得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但是,經過這兩年多的休息,漸漸又覺得整個人快要變成傻瓜,實在太無聊了。」於是,他收拾包袱,重回台灣職場,但是,他選擇一個自由度較大的行業」」創投。事實上,這也是多數科技富翁的第二份工作,「快樂而專業的投資人」既能保持與產業的互動,又不需要上第一線衝鋒陷陣。
前微軟(Microsoft)台灣區總裁,現任普訊創投總經理范成炬也是其中一個例子。辭去台灣微軟總裁一職後,估計擁有一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四千五百萬元)身價的范成炬,原想好好享受人生,到日本賞櫻花、去美國看NBA籃球賽,環遊世界。但兩個月後,他就打消退隱之意,重回職場。原因無他,「我的朋友們都還在上班,我就算想去玩也找不到伴,沒有意思!」多數的台灣人在極度工作之下,其實只換來了外在的財富,如果卸下了職場的外衣,是否只剩下一個有錢的空殼子?退休後要如何過生活?恐怕又是另外一段很長的學習旅程。
因為,「工作時,他們儼然是專家,但在生活上,他們可能只是幼稚園小學生。」一位竹科業者認為。「很多人真的退休後,卻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房美玉指出,在學術研究上,工作還是大多數人用來證明自己價值的最主要方式,而且,每個人有一種希望與社會連結的原始欲望。
因此,當一個人退休後,沒有很深厚的心理修養,常常會頓失人生意義。美商惠悅(Watson Wyatt)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淑媛多年前曾看過豐銀行(HSBC)內部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該行歷任CEO退休後的壽命不超過五年」。而其實,惠悅公司前兩任CEO也在退休後不久就過世。年近七十歲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辜濂松也曾經說過,他不想退休,因為許多身邊好友五十幾歲退休後,不是變成老人癡呆,就是提早向上帝報到。
‧ 退休生活怎麼過?
找到另一個值得努力追求的夢想,否則只剩有錢的軀殼,一點也不好玩,周淑媛說,這些故事其實在告訴我們,退休後一定要有一個堅強而可以去努力追求的夢 Q,要把人類生而具有的「玩」的能力再找回來。否則,如果退休後,只是一個有錢的軀殼,恐怕一點也不好玩。仔細檢視自己的內心,可能會發現,「用力工作,然後退休」的夢想背後,其實代表了更深層的需求,不過,這些需求並不一定得要脫離工作才能得到。民國五十三年次,台大資訊系畢業的黃佑充是標準的科技金童。五年多前,他只有三十二歲,或許是初生之犢,黃佑充看準電腦傳輸介面(USB)晶片的商機,毅然的離開威盛的大傘,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創惟科技。
在短短的四年內,創惟一路打著順手牌,業績年年躍進,成為國內USB晶片大廠,並順利的達到上櫃目標,當時承銷價高達九十五元。晉身為人人欣羨的科技新貴族群後,黃佑充的人生價值觀陷入一團迷霧。尤其,上櫃後,遭逢全球不景氣,創惟業績也出現衰退,黃佑充的身心受到巨大衝擊,「以前年輕,只知道一直往前衝,從來沒有時間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到底真的要什麼?」這一年裡,他把公司日常營運業務交給總經理等幹部,自己則重拾人文生活,大量的閱讀,從林語堂的《生活與藝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的《經濟發展與自由》,到《領導者的七次微笑》等各類書籍;他也爬山、運動、與家人相聚。
偶爾,他帶女兒去動物園,或者,他與台大會計系畢業的妻子,會再重回台大法學院附近的龍門吃水餃,光臨昔日常去的湯圓店。這一年來,黃佑充幾乎不穿西裝,每天就是牛仔褲、運動鞋、休閒衫。他一直在想︰「我要追求的是什麼?」黃佑充回想創惟成立時,同事們到宜蘭放天燈,上面還寫著「股票上櫃,一路長紅」的祈語。在股票上櫃後,他也曾經想,是否就此就該退休了?他再看看許多昔日的同學在矽谷領著高薪,人人心中雖然都懷抱著發財夢,卻惶惶不可終日,深怕哪天工作沒了。
黃佑充悟出,他真正要的就是一份自由」」不被物慾、任何事所束縛的自由。今年過年,黃佑充寫了一封四千字的長信給員工,敘述他這一年的心路歷程與公司未來的方向。黃佑充將當年度的員工股票紅利全數捐出,成立一個人文教育推廣中心,他期待:「希望創惟發展成一個物質與人文並重的文化環境,讓大家有錢又能心靈自由,在這裡找到工作的美感、生活的美感。」
‧ 「提早放下」的哲學
黃柏鈞放棄將到手的聯發科分紅「如果太執著金錢,人生會少很多機會」除了提早退休,也有人選擇提早「放下」,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二月份,五十九年次、清華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黃柏鈞,離開人人欣羨的聯發科技工程師職位(編按:他身處聯發科類 analog)設計部門,為主要獲利部隊」」光碟機晶片研發成員之一),他放棄高額的分紅配股,轉換跑道,到清大擔任助理教授。事實上,如果黃柏鈞晚兩個月離職,他就可以領到一筆不算少的財富。
在清大的研究室裡,黃柏鈞面對記者的問題,只緩緩的說︰「大家第一個疑問都是問我『你是不是秀逗了?』第二個疑問就是問我『你是不是已經賺飽了?』接下來,他們就會告訴我『你只要再多留兩年,未來的二十年就有著落了。為什麼就不能再忍一忍?』」說完,對話停了好久一陣子,他都不說話,筆者好奇的等著他的答案,也想仔細的看清楚這個稀有人種。「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從黃柏鈞的外型來看,他不高,很清瘦,頭很大(看起來很聰明的樣子),鏡框也很大,標準的白面書生。「你家裡很有錢嗎?為什麼跟錢過不去?」筆者問。
「我只是一個小工程師,出身也是個公務員家庭」只見他反問,「只是,人生在賺了錢之後又怎麼樣呢?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他一共問了四次「然後呢?」「我進聯發科,已經很幸運了,兩年就有了很不錯的報酬。這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筆意外之財,完全在預期之外。何況,我也沒有什麼開銷,我目前還在租房子,也還沒計畫換車(編按︰他開著一部Tercel)。
在聯發科時,我們從早上七點做到晚上十點,中餐二十五元、晚餐二十五元,一個月連三千元都花不完。」接下來,又是一陣沉默。「如果太執著在金錢上面,人生會少很多機會。」黃柏鈞說。從小,黃柏鈞就是關在房間裡想自己事情的人。在生活上,他不喜歡冒險,「有點像自閉兒。」他自己說。但是,他卻很喜歡設計電路,這是他最大的樂趣。只不過,商場上激烈的競爭、永遠要比別人早一步推出產品的時間表,工程師們永遠趕不上,「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做一個任何狀況都要找得到工作的人。」
他說。永遠要有競爭力,科技日新月異,唯有繼續研發、設計,才能保有自己的競爭力。於是,黃柏鈞選擇重回校園,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到底,「我還是比較喜歡在校園的感覺吧!」黃柏鈞說。也因為黃柏鈞要求對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權,為了追求這份理想,他可以放棄「未來二十年都不用再辛苦工作」的保障。在國內任教七年半的交大電子工程系系主任周景揚指出,「用力工作十五年」的工作觀,越來越成為現在台灣年輕一代的主流價值,他一點也不驚訝。因為,這其實是沿襲矽谷的趨勢。
‧ 用生命換取金錢?
生活與金錢成為,現代人選擇職業兩難,在用力工作時,想想自己放棄了什麼?曾經在美國待十三年的周景揚說,在矽谷這個超級資本主義的科技界,大家都用生命換取金錢、追求財富。周景揚有不少學生都在國內IC設計大廠工作,最近也有將畢業的學生問他︰「該去聯發科還是瑞昱?」這位優秀的學生困擾的說︰「聯發科的工作雖然辛苦,一天可能要十六個小時,但只要好好工作幾年,四十幾歲就可以退休;而瑞昱的生活仍可保有部分的生活品質,比較平衡。」
周景揚說,工作觀牽涉到一個人的價值觀,到底什麼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事?是財富、健康,還是家庭,或是成就感?每當學生來問他如何選擇職業時,他總是不願給予學生最直接的回答,他說︰「我只是想辦法讓他們可以看遠一點、看聰明一點。」
周淑媛分析「用力工作十五年」的新工作觀
第一、這個趨勢正在成形,卻它可能造成社會的中間階層空洞化。如果越來越多人這麼做,再加上人口老化的結構,站在社會福利的角度,未來年輕人的負擔將越來越重,這也是近幾年美國用盡各種制度希望讓知識菁英延後退休的原因。
第二、這個夢想不是人人可以達到的,除非你是股票族(進入績優的企業,享受分紅配股制度),或身處社會的金字塔頂端,或者具有顛覆傳統的工作創意,否則這個夢想對多數薪水族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依據精算出來的結果,如果你現在三十歲,預備四十五歲退休,除了自有房屋外,你手上最好握有兩千萬元以上的現金,平均每年存一百萬元以上。
第三、在追逐這個夢想時,應該想想自己放棄了什麼?當一個人沾沾自喜的對別人說「很忙」時,可能是他的心死了(忙這個字拆解開來,就是心亡了)。
《24/7新工作運動》一書中也提出以下觀察,「現在,剛踏出校門的人大都能得到心中想要、條件很棒的工作,然而,不出一、兩年,便會了解自己終將工作至死,他們開始檢視所有事情,自己的價值、目標,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一旦你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就無法再安於一份無法令你滿足的工作,必須找出一種和『你是誰』緊密聯繫的工作方式。」換句話說,人生並不是只有用力工作與退休不工作兩種選擇。書中建議,一個人除了為收入而工作以外,還應該盡量保有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檢視的方法有下:
‧ 保有掌握生活的能力
弄清楚現實、學習對抗老闆與壓力、避免給自己負擔、把創意融入生活
第一、要弄明白現實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不要因為達不到的目標,而感到挫折。自己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不該盲目羨慕別人,每個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第二、要學習對抗老闆過度的要求,和枉顧員工身心平衡的工作壓力。我們必須停止盲目的對工作效忠,取而代之的是專注於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三、避免為自己加上不必要的負擔。很多人的工作壓力來自於過多的物質欲望。要如何解決這些壓力?結論是:別買豪宅、別開好車。我們試著避免帶給自己不必要的經濟負擔,這是人們放棄自我價值的第一個原因,也是人們選擇接受不喜歡工作的第一個原因。勤儉可以贖回自由。
第四、把創新的想法與行動融入日常生活。曾經也是「用力工作十五年」族群之一的黃柏鈞,如今揮別致富跑道,回到他更認可的校園,他語重心長的說:「人生就像玩大富翁,遇到機會點,你可以翻牌,也可以不翻牌,繼續走下去。但無論如何,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轉載] 文/郭奕伶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谷歌態度軟化 考慮續留中國
Google 十二日宣布,由於中國駭客發動攻擊,入侵中國人權運動人士電郵帳號,而使其身分曝光,今後將不過濾 Google 中國站的搜尋結果,考慮完全退出中國市場,引起國際社會矚目。Google 打算停止過濾中國站的網路搜尋結果,顯然不把中國的命令放在眼裡,這種有guts的舉動,引來人權團體一致好評,也獲得美國國會議員聲援,部分中國民眾甚至前往Google 北京總部獻花致意,鼓勵其他有良心的企業一起跟進。
調查內奸 被視為找台階下
不過,事發一星期後,Google 的態度開始軟化。該公司日前表示,正在調查是否有內奸參與對公司的網路攻擊,被視為在找下台階。執行長施密特接受美國商業週刊訪問時則說,留在中國對公司和中國民眾都有好處,但公司不能繼續進行網路搜尋審查,將與中國政府協商此事。Google 的態度轉變其來有自。首先是,股東施壓 Google 不得放棄中國這塊潛力十足的市場,部分媒體報導,若撤出中國市場,Google 未來每年可能損失六十億美元商機;從宣布可能撤出中國市場以來,Google 股價已下跌三.五%,也反映出不少投資人的心聲。
但 2008 年 Google 在中國的營收才幾億美元,與總營收二一六億美元相比,不過滄海一粟。其次,Google 嗆中國的行動未獲其他科技業者響應。目前除了雅虎發言支持外,其他唯利是圖的科技業者都對中國控制言論自由之舉悶不吭聲,也不願意跟進。中國外交部表明,外國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和習慣,Google 表示將就網路搜尋審查與中國政府協商,面對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協商結果為何,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若 Google 最後選擇接受中國政府的條件繼續留在中國,雖可獲得短期的獲利,但對強調原則重於獲利的該公司形象,將是一大打擊,長期而言不利其全球事業。
更新日期:2010/01/20 04:11 編譯盧永山/新聞分析
調查內奸 被視為找台階下
不過,事發一星期後,Google 的態度開始軟化。該公司日前表示,正在調查是否有內奸參與對公司的網路攻擊,被視為在找下台階。執行長施密特接受美國商業週刊訪問時則說,留在中國對公司和中國民眾都有好處,但公司不能繼續進行網路搜尋審查,將與中國政府協商此事。Google 的態度轉變其來有自。首先是,股東施壓 Google 不得放棄中國這塊潛力十足的市場,部分媒體報導,若撤出中國市場,Google 未來每年可能損失六十億美元商機;從宣布可能撤出中國市場以來,Google 股價已下跌三.五%,也反映出不少投資人的心聲。
但 2008 年 Google 在中國的營收才幾億美元,與總營收二一六億美元相比,不過滄海一粟。其次,Google 嗆中國的行動未獲其他科技業者響應。目前除了雅虎發言支持外,其他唯利是圖的科技業者都對中國控制言論自由之舉悶不吭聲,也不願意跟進。中國外交部表明,外國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和習慣,Google 表示將就網路搜尋審查與中國政府協商,面對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協商結果為何,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若 Google 最後選擇接受中國政府的條件繼續留在中國,雖可獲得短期的獲利,但對強調原則重於獲利的該公司形象,將是一大打擊,長期而言不利其全球事業。
更新日期:2010/01/20 04:11 編譯盧永山/新聞分析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Google駭客入侵 疑內神通外鬼
全球最大搜尋引擎Google因遭受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揚言退出中國一事有爆炸性發展,Gmail遭入侵,疑有Google中國分公司員工內神通外鬼,以利駭客竊取資料,Google正進行內部調查中。網路專家則分析,惡意攻擊Google網站,應是木馬程式的同類病毒「Hyraq」木馬。此外,在中美雙方就此事互相放話後,雙方立場似有軟化跡象,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表示,美國政府將不會參與Google和中國政府的談判。中國官方也未就此事再發言。
網路資料遭竊取 展開內部調查
路透昨引述兩名熟悉內情人士的話說,Google正調查集團內是否有一位或多位職員協助駭客在十二月中攻擊其網站。目前他們指向是中國分公司的員工。網路安全管理專家則分析,惡意攻擊Google網站,應是木馬程式的同類病毒「Hyraq」木馬,針對性極強、並超越目前市面的防毒技術。對此,Google發言人則說,Google不回應相關的流言與臆測,但「公司目前已展開內部調查,惟細節不便說明。」Google十二日在官方部落格發表擬退出大陸市場後,當天創辦人布林與中國分公司員工開視訊會議後,不少員工就發現其內部網路使用權限遭改或取消等情況,當時中國媒體解讀是為資遣做準備,但現在看來是Google正對中國分公司員工展開調查時所實施的權宜措施。
Google和中國談判 美政府不介入
洪博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美國政府將不會參與Google和中國政府的談判。但對於中國駭客連年侵襲美國政府的網路系統,他說,「這令人很不安,正透過適當的途徑來商討。」但業界人士認為,洪博培的發言顯示美方將Google是否退出中國的決定,視為商業行為。從Google表態將退出中國後,大陸媒體有關其中國分公司已開出員工安置方案、員工上班無事可做等傳聞不斷,但Google發言人鮑威爾否認中國辦事處的營運已停擺。她表示,員工仍正常上班,網路服務的自行審查也照舊進行,但幾天內會與大陸官方,就相關問題正式談判。
中國時報【楊芬瑩/綜合報導】
網路資料遭竊取 展開內部調查
路透昨引述兩名熟悉內情人士的話說,Google正調查集團內是否有一位或多位職員協助駭客在十二月中攻擊其網站。目前他們指向是中國分公司的員工。網路安全管理專家則分析,惡意攻擊Google網站,應是木馬程式的同類病毒「Hyraq」木馬,針對性極強、並超越目前市面的防毒技術。對此,Google發言人則說,Google不回應相關的流言與臆測,但「公司目前已展開內部調查,惟細節不便說明。」Google十二日在官方部落格發表擬退出大陸市場後,當天創辦人布林與中國分公司員工開視訊會議後,不少員工就發現其內部網路使用權限遭改或取消等情況,當時中國媒體解讀是為資遣做準備,但現在看來是Google正對中國分公司員工展開調查時所實施的權宜措施。
Google和中國談判 美政府不介入
洪博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美國政府將不會參與Google和中國政府的談判。但對於中國駭客連年侵襲美國政府的網路系統,他說,「這令人很不安,正透過適當的途徑來商討。」但業界人士認為,洪博培的發言顯示美方將Google是否退出中國的決定,視為商業行為。從Google表態將退出中國後,大陸媒體有關其中國分公司已開出員工安置方案、員工上班無事可做等傳聞不斷,但Google發言人鮑威爾否認中國辦事處的營運已停擺。她表示,員工仍正常上班,網路服務的自行審查也照舊進行,但幾天內會與大陸官方,就相關問題正式談判。
中國時報【楊芬瑩/綜合報導】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谷歌若退出中國 大陸業界:將是最蠢決定
(中央社台北13日電)谷歌(Google)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傳出後,引起大陸網路界人士不同反應。有人說這對大陸網民是一大損失;還有說法稱,放棄中國等於放棄半個未來世界,將是谷歌歷史上最蠢的決定。由於可能遭到來自中國的重大網路襲擊,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發展兼首席法律顧問莊孟德(DavidDrummond)在公司官方部落格表示,Google正在評估中國業務營運的可行性,並可能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對於谷歌可能撤出中國一事,大陸資深網路人士謝文認為,這對中國的網路產業是不利的訊號,並用「損失非常慘重」來形容谷歌若真撤出對中國網路產業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謝文也批評谷歌在中國的發展政策,顯得「過於自我為中心」。他說,「比如他們(谷歌)的信條『不作惡』,在一些人的角度看來,則是幼稚。」無論如何,據中國新浪網,謝文認為,「中國需要挽留谷歌這樣的企業。」一項最新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人民幣69.5億元,比上年增加38.2%;其中大陸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的市場占有率為63.1%,谷歌為33.2%。
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喬德利(TripChowdhry)說,谷歌營收的8%到10%來自中國,若退出中國大陸將損及獲利。他評估,「(谷歌)如果離開,最終也將回來,因為中國民眾有此需求。」中國大陸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則直言,谷歌若撤出對大陸網民是巨大損失,投索引擎市場若一家獨大,對產業發展不利。不過,中國IT與網路界著名人士唐駿發表看法說,谷歌若撤出中國,對大陸網民來說無所謂,「但這將是他們(谷歌)做出的歷史上最蠢決定,放棄中國等於放棄半個未來世界。」
對於谷歌可能撤出中國一事,大陸資深網路人士謝文認為,這對中國的網路產業是不利的訊號,並用「損失非常慘重」來形容谷歌若真撤出對中國網路產業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謝文也批評谷歌在中國的發展政策,顯得「過於自我為中心」。他說,「比如他們(谷歌)的信條『不作惡』,在一些人的角度看來,則是幼稚。」無論如何,據中國新浪網,謝文認為,「中國需要挽留谷歌這樣的企業。」一項最新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人民幣69.5億元,比上年增加38.2%;其中大陸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的市場占有率為63.1%,谷歌為33.2%。
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喬德利(TripChowdhry)說,谷歌營收的8%到10%來自中國,若退出中國大陸將損及獲利。他評估,「(谷歌)如果離開,最終也將回來,因為中國民眾有此需求。」中國大陸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則直言,谷歌若撤出對大陸網民是巨大損失,投索引擎市場若一家獨大,對產業發展不利。不過,中國IT與網路界著名人士唐駿發表看法說,谷歌若撤出中國,對大陸網民來說無所謂,「但這將是他們(谷歌)做出的歷史上最蠢決定,放棄中國等於放棄半個未來世界。」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SEO網站排名到第一頁就會有生意?賺錢賺到翻?
在確認是否要續約的時候,其中有兩位客戶不約而同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都說:「我要考慮看看,因為覺得好像沒什麼效果耶...」於是我再往下問,發現真正的問題是出在...「有很多人來問阿,但是網路上大家都要比價,那就不好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運用SEO的技術讓你網站排名到搜尋結果第一頁。
這樣就會有生意嗎?電話接不停、業績做不完?常常收到很多廣告信都這樣寫,只要排名上第一頁,生意做不完、電話接到手軟但聰明如你,看完上面客戶的反應,就知道生意要做好,僅僅排到第一頁還不夠...,一直以來,國內的網路行銷大多著重在廣告曝光這一塊,好像只要廣告預算編多一點、流量做大自然而然訂單就來了,鮮少有人提到「轉換率」的問題!
常常會展示給大家看目前花了很多廣告預算的網站,或是說排名在非常競爭的關鍵字搜尋結果第一頁的網站,讓學員看看它的優劣、評估這樣的網站是否會「有生意」,你知道嗎?很多網站排名在最前面,流量很大、也很精準,但是生意卻不好?甚至處於虧損狀態!?如同文章一開始我那兩位客戶的例子,他們說有很多人詢問,但因為在網路上大家都要比價,於是最後真正成交的件數不多...,所以他們認為SEO效果好像不是很好,要再評估...。
這邊我要強調:運用SEO技術讓你的網站排名在關鍵字搜尋結果第一頁,只要你的關鍵字選擇正確,基本上生意是一定會有的,(關鍵字選擇又是另外的課題了,這邊不多加討論),那為什麼有些人排到第一頁,但還是沒有訂單,或是沒什麼客戶詢問呢?又為什麼有很多人詢問,仍然做不到生意?關於第一個問題,排到第一頁還沒什麼訂單或是詢問,這個部分通常是網站本身出了問題!這邊列出四個一般網站常見的問題,給你參考。
1.網站標題不吸引人:
只是為了關鍵字排名而設定的毫無吸引力...,所以導致進站人數很少,再好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沒有人知道也是沒有用的。
2.文案寫的不好:
產品價值沒有塑造出來 ( 這邊我是假設你的產品有一定水準 )。
3.網站動線不佳 :
消費者找不到他要的資訊!
4.客戶對你沒有信任感 :
所以即使覺得你的產品很好,但是還是沒辦法下定決心購買。
上述問題如果改善了以後,我相信對你網站成交率一定會有大幅的提升!至於第二個問題,有很多人詢問,為什麼還是沒有訂單?當然一部分原因就像我那兩位客戶遇到的,網路因為資訊透明,許多人都會想要比價,畢竟買一樣的東西,挑最便宜的買,這也是很正常的。
但真的是價格就決定一切了嗎?只有最低價的才能接到訂單嗎?這個問題我想要問問你了...,在你的生活經驗裡面,你每一次買的東西,都是挑最便宜的嗎?有沒有明明是一模一樣的東西,A店家賣的比B店家還要貴,但是你還是跟賣的貴的A店家買了?
我想很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吧...,換句話說,客戶會購買的原因,不完全取決於售價,如果以我客戶的例子來說,因為他們都是接到很多客戶詢問,那這就代表,他們網站本身是能夠吸引客戶的,產品價值也應該塑造的不錯,但是最後客戶比價比到最後,卻因為他們的價格不是最低的,所以未能成交,像這個部分,我給他們的建議就是「找出你的獨特賣點」!簡單來說:你要告訴客戶為什麼選擇和你做生意是最明智且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我應該選擇和你買,而不是和你的競爭對手買呢?試著問問自己上述問題,你能立刻回答出來嗎?有可能我有同業最長的產品保固;或是我有全國唯一的百分之百滿意保證,如果產品未能達到我承諾的效果,保證百分之百全額退費!
或是我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專線,有問題只要一通電話,我們會有專人在48小時內到你府上幫你把問題解決等,只要你想得出來,不論是產品保固、滿意保證、24小時客服、最齊全的產品項目,專人到府服務、品質認證 ( 如 ISO 國際認證、健康食品認證 ),任何只有你有,別人沒有的;或是大家都有,但是你做的比其他競爭對手都要優異的,都可以做為你的獨特賣點!
甚至反過來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說,就是要讓客戶有獨特「買」點!!只要能夠找出屬於你特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並且想盡辦法發揮到淋漓盡致,你所有的文宣、網站文案、名片等和外界接觸的一切,都明確把你的獨特賣點秀出來,讓你的客戶了解,我相信你就絕對可以跳脫「價格戰」的紅海競爭,而開發出完完全全毫無競爭的「藍海市場」
Terry 傅靖晏
這樣就會有生意嗎?電話接不停、業績做不完?常常收到很多廣告信都這樣寫,只要排名上第一頁,生意做不完、電話接到手軟但聰明如你,看完上面客戶的反應,就知道生意要做好,僅僅排到第一頁還不夠...,一直以來,國內的網路行銷大多著重在廣告曝光這一塊,好像只要廣告預算編多一點、流量做大自然而然訂單就來了,鮮少有人提到「轉換率」的問題!
常常會展示給大家看目前花了很多廣告預算的網站,或是說排名在非常競爭的關鍵字搜尋結果第一頁的網站,讓學員看看它的優劣、評估這樣的網站是否會「有生意」,你知道嗎?很多網站排名在最前面,流量很大、也很精準,但是生意卻不好?甚至處於虧損狀態!?如同文章一開始我那兩位客戶的例子,他們說有很多人詢問,但因為在網路上大家都要比價,於是最後真正成交的件數不多...,所以他們認為SEO效果好像不是很好,要再評估...。
這邊我要強調:運用SEO技術讓你的網站排名在關鍵字搜尋結果第一頁,只要你的關鍵字選擇正確,基本上生意是一定會有的,(關鍵字選擇又是另外的課題了,這邊不多加討論),那為什麼有些人排到第一頁,但還是沒有訂單,或是沒什麼客戶詢問呢?又為什麼有很多人詢問,仍然做不到生意?關於第一個問題,排到第一頁還沒什麼訂單或是詢問,這個部分通常是網站本身出了問題!這邊列出四個一般網站常見的問題,給你參考。
1.網站標題不吸引人:
只是為了關鍵字排名而設定的毫無吸引力...,所以導致進站人數很少,再好的產品或服務,如果沒有人知道也是沒有用的。
2.文案寫的不好:
產品價值沒有塑造出來 ( 這邊我是假設你的產品有一定水準 )。
3.網站動線不佳 :
消費者找不到他要的資訊!
4.客戶對你沒有信任感 :
所以即使覺得你的產品很好,但是還是沒辦法下定決心購買。
上述問題如果改善了以後,我相信對你網站成交率一定會有大幅的提升!至於第二個問題,有很多人詢問,為什麼還是沒有訂單?當然一部分原因就像我那兩位客戶遇到的,網路因為資訊透明,許多人都會想要比價,畢竟買一樣的東西,挑最便宜的買,這也是很正常的。
但真的是價格就決定一切了嗎?只有最低價的才能接到訂單嗎?這個問題我想要問問你了...,在你的生活經驗裡面,你每一次買的東西,都是挑最便宜的嗎?有沒有明明是一模一樣的東西,A店家賣的比B店家還要貴,但是你還是跟賣的貴的A店家買了?
我想很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吧...,換句話說,客戶會購買的原因,不完全取決於售價,如果以我客戶的例子來說,因為他們都是接到很多客戶詢問,那這就代表,他們網站本身是能夠吸引客戶的,產品價值也應該塑造的不錯,但是最後客戶比價比到最後,卻因為他們的價格不是最低的,所以未能成交,像這個部分,我給他們的建議就是「找出你的獨特賣點」!簡單來說:你要告訴客戶為什麼選擇和你做生意是最明智且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我應該選擇和你買,而不是和你的競爭對手買呢?試著問問自己上述問題,你能立刻回答出來嗎?有可能我有同業最長的產品保固;或是我有全國唯一的百分之百滿意保證,如果產品未能達到我承諾的效果,保證百分之百全額退費!
或是我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專線,有問題只要一通電話,我們會有專人在48小時內到你府上幫你把問題解決等,只要你想得出來,不論是產品保固、滿意保證、24小時客服、最齊全的產品項目,專人到府服務、品質認證 ( 如 ISO 國際認證、健康食品認證 ),任何只有你有,別人沒有的;或是大家都有,但是你做的比其他競爭對手都要優異的,都可以做為你的獨特賣點!
甚至反過來站在客戶的角度來說,就是要讓客戶有獨特「買」點!!只要能夠找出屬於你特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並且想盡辦法發揮到淋漓盡致,你所有的文宣、網站文案、名片等和外界接觸的一切,都明確把你的獨特賣點秀出來,讓你的客戶了解,我相信你就絕對可以跳脫「價格戰」的紅海競爭,而開發出完完全全毫無競爭的「藍海市場」
Terry 傅靖晏
訂閱:
文章 (Atom)